免费试用

咨询客服

400电话

客服接待时间

09:00-20:00

在线咨询

电话咨询

售前咨询

13811791897

售后咨询

010-86468682

电话回拨

微信咨询

微信扫一扫

Code

东鹏特饮年销10亿的爆款,背后是数字化的“狂饮”

2025-09-05

        在竞争已呈白热化的饮料市场,一款新品要杀出重围有多难?东鹏饮料旗下电解质水“补水啦”的答案是:上市两年跻身10亿大单品行列,2024年销售额同比激增280.37%。

       同时,其新推出的果之茶系列,也在2025年上市后迅速带动单月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。在传统饮料赛道,这样的增速堪称现象级。

       这些市场佳绩的背后,是东鹏饮料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,构建起的从产品研发到终端动销的全链路赋能体系。在“传统渠道动销经验+数字化技术”的深度融合下,东鹏特饮不仅让产品获得市场认可,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范式。

数字化的“三级跳”:从连接、溯源到智能闭环

东鹏特饮的数字化能力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一个渐进式突破的过程。

        早期,企业通过“一物一码”在瓶盖内植入二维码,以微信红包等形式吸引消费者扫码互动。这一举措打破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壁垒,让企业首次能直接触达终端用户,并积累了第一批用户数据。

        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业务需求的升级,东鹏特饮将数字化延伸至渠道管理,利用“五码合一”技术,把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各环节全部赋予唯一编码,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。

       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传统渠道中窜货、造假等问题,还能实时追踪400万终端网点的销售动态,让企业能快速掌握不同区域、不同场景的消费趋势。

        在基础连接与渠道透明化的基础上,东鹏进一步引入AI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。例如利用AI视觉识别系统自动检查终端陈列的合规性;搭建数据驾驶舱,让管理层能实时掌握全链路数据,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变。

        至此,东鹏特饮已构建起覆盖生产、营销、供应链的完整数字化能力闭环。

数字化赋能:三大核心场景击穿市场

        东鹏特饮的数字化赋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场景:用户连接、渠道管理和产品创新。

1. 直连消费者:构建精准互动的用户生态

        通过扫码连接模式,东鹏特饮将每一次消费行为转化为宝贵的用户数据积累。当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时,系统自动采集地理位置、消费频次等信息,逐步勾勒出清晰的用户画像。

        基于数据洞察,品牌能够精准定位核心人群,并针对其具体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营销活动。在物流园区周边投放定向优惠券,或在夏季高温时节推出“扫码赢降温礼包”活动,这些都是数据驱动下的精准营销实践。

        同时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等私域平台,东鹏特饮与用户保持持续互动,邀请他们参与产品体验调研,让消费者的反馈直接进入产品迭代流程,形成“消费-反馈-创新”的良性循环。

2. 渠道管理:打通从厂商到终端的协同网络

        “五码合一”技术的应用,让东鹏特饮实现了渠道数据的透明化。企业能实时追踪每一批产品的流向,了解哪些终端网点动销快、哪些区域库存积压,从而及时调整铺货策略。

        针对终端门店,东鹏特饮推出“开箱有礼”活动,店主扫码进货即可获得现金奖励,通过这一机制激发了门店主动推广的积极性,也让企业能更高效地管理百万级终端。

        此外,通过分析渠道数据,东鹏特饮能快速识别新兴市场,例如发现县域地区的消费潜力后,迅速联合当地经销商加强铺货,推动产品下沉。

3. 产品创新:数据驱动的研发与迭代

        数字化让东鹏特饮的产品创新不再依赖经验判断。通过分析用户扫码数据和消费反馈,企业能敏锐捕捉市场趋势——比如发现年轻消费者对“无糖”“健康”的需求上升后,迅速推出无糖版东鹏特饮;观察到运动场景下的补水需求,便研发电解质饮料“补水啦”。

        在研发过程中,数字化工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例如通过邀请门店填写有奖调查问卷,以此缩短新品的开发周期;利用消费者调研数据优化包装设计,让产品更贴合目标人群的审美。

这种“数据洞察-快速研发-市场验证”的模式,让东鹏特饮的新品能精准命中市场需求。

企业数字化落地实战指南

        东鹏特饮的数字化实践,为众多寻求转型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
1. 战略先行:明确数字化的阶段性目标

        数字化转型不能一蹴而就,应分阶段推进:先通过基础的一物一码技术实现用户与渠道的连接,再逐步将数字化能力扩展到渠道。不同阶段的目标设定应与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业务优先级相匹配,避免因目标模糊导致转型方向偏移。

2. 技术适配:选择贴合业务的数字化工具

        数字化并非技术越先进越好,关键是要与业务场景匹配。企业在选择工具时,应优先考虑能快速落地、产生实际价值的方案。同时,要注重数据的整体利用,避免出现“数据孤岛”,确保扫码数据能够赋能企业的各个部门。

3. 组织协同:推动跨部门的数字化共识

       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任务,它是一项涉及企业全员的战略工程。必须要得到高层重视,将其纳入企业战略,确保资源投入与执行落地。

        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是必然要求。生产、营销、供应链等部门需要共同参与数字化流程的设计和实施,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。

4. 风险防范:平衡数据价值与安全合规

        在数据积累过程中,企业需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规,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使用。同时,要警惕“唯数据论”,数字化工具是辅助决策的手段,而非全部,需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,避免被数据绑架。

       数字化已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核心动力。东鹏特饮的成功案例表明,通过构建数字化能力,企业可精准连接消费者,提升渠道效率,加速产品创新,从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。

        寻求转型的企业应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路径,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,以用户为中心,数据为基础,协同为保障,持续优化。数字化将助力传统渠道新生,使消费者互动成为数据资产,创新更贴近需求,重塑竞争力,实现企业持续繁荣。

让每件产品都帮你营销

13811791897
取消